Python学习之旅(三十七)

发布时间:2019-04-23 21:46:33编辑:auto阅读(2001)

    Python基础知识(36):访问数据库(Ⅰ)

    程序运行的时候,数据都是在内存中的。当程序终止的时候,通常都需要将数据保存到磁盘上,无论是保存到本地磁盘,还是通过网络保存到服务器上,最终都会将数据写入磁盘文件。

    而如何定义数据的存储格式就是一个大问题。

    为了便于程序保存和读取数据,而且,能直接通过条件快速查询到指定的数据,就出现了数据库(Database)这种专门用于集中存储和查询的软件。

    数据库类别

    付费的商用数据库:

    Oracle、SQL Server、DB2、Sybase

    免费的开源数据库:

    MySQL、PostgreSQL、sqlite

    使用Python的话最好选择MySQL,因为MySQL普及率最高,出了错,可以很容易找到解决方法。而且,围绕MySQL有一大堆监控和运维的工具,安装和使用很方便。

    使用sqlite

    SQLite是一种嵌入式数据库,它的数据库就是一个文件。由于SQLite本身是C写的,而且体积很小,所以,经常被集成到各种应用程序中,甚至在iOS和Android的App中都可以集成。

    Python就内置了SQLite3,所以,在Python中使用SQLite,不需要安装任何东西,直接使用。

    Python定义了一套操作数据库的API接口,任何数据库要连接到Python,只需要提供符合Python标准的数据库驱动即可。

    在使用SQLite前,我们先要搞清楚几个概念:

    表是数据库中存放关系数据的集合,一个数据库里面通常都包含多个表,比如学生的表,班级的表,学校的表,等等。表和表之间通过外键关联。

    要操作关系数据库,首先需要连接到数据库,一个数据库连接称为Connection;

    连接到数据库后,需要打开游标,称之为Cursor,通过Cursor执行SQL语句,然后,获得执行结果。

    由于SQLite的驱动内置在Python标准库中,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来操作SQLite数据库。

    # 导入SQLite驱动:
    >>> import sqlite3
    # 连接到SQLite数据库
    # 数据库文件是test.db
    # 如果文件不存在,会自动在当前目录创建:
    >>> conn = sqlite3.connect('test.db')
    # 创建一个Cursor:
    >>> cursor = conn.cursor()
    # 执行一条SQL语句,创建user表:
    >>> cursor.execute('create table user (id varchar(20) primary key, name varchar(20))')
    <sqlite3.Cursor object at 0x0000022631712340>
    # 继续执行一条SQL语句,插入一条记录:
    >>> cursor.execute('insert into user (id,name) values(\'1\', \'Alice\')')
    <sqlite3.Cursor object at 0x0000022631712340>
    # 通过rowcount获得插入的行数:
    >>> cursor.rowcount
    1
    # 关闭Cursor:
    >>> cursor.close()
    # 提交事务:
    >>> conn.commit()
    # 关闭Connection:
    >>> conn.close()

    查询记录

    >>> conn = sqlite3.connect('test.db')
    >>> cursor = conn.cursor()
    # 执行查询语句:
    >>> cursor.execute('select * from user where id=?', ('1',))
    <sqlite3.Cursor object at 0x00000226317122D0>
    # 获得查询结果集:
    >>> values = cursor.fetchall()
    >>> values
    [('1', 'Alice')]
    >>> cursor.close()
    >>> conn.close()

    使用Python的DB-API时,只要搞清楚ConnectionCursor对象,打开后一定记得关闭,就可以放心地使用。

    使用Cursor对象执行insertupdatedelete语句时,执行结果由rowcount返回影响的行数,就可以拿到执行结果。

    使用Cursor对象执行select语句时,通过featchall()可以拿到结果集。结果集是一个list,每个元素都是一个tuple,对应一行记录。

    如果SQL语句带有参数,那么需要把参数按照位置传递给execute()方法,有几个?占位符就必须对应几个参数。

关键字